数据回测
最近对自己的组合做一个数据回测,数据已经包含了所有的分红、股息的情况(后复权),时间从2022年1月4日开始截止到2025年9月10日,其数据结果还是比较出乎意料,其中有几个参数提前说明一下:
- 累积收益和累积收益率:即最终市场价值与投入资金的差,用来表明最终的etf收益,但它们是“结果指标”,但不能完全解释“过程”。比如,同样是20%的累积收益率,一个用了一年,另一个用了五年,其投资效率是天差地别的。
- TWRR值: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该基金的策略能力,比如在期初一次性投入1元钱后,就再也不进行任何买卖操作,看这1元钱最终的复合增长/亏损情况,直接说明这个ETF/策略本身在所选的投资周期内是亏钱的,如果指标为负数,可以侧面说明选择etf的时候,不能盲目定投,而是择时定投。
- IRR:即定投的年化收益率,

结果是累积收益率作为排序,按照前几个顺序来看,表现最好的为纳指513100,累积收益率达到了51.95%,科创159949达到了43.43%,恒生513180达到了42.15%,标普513500达到了39.49%,510300则在倒数第四达到了16.4%。
但是有意思的是,可以看看纳指和科创50,虽然科创50低于纳指8%左右,但是他们的TWRR则差距非常大,这也就是说明其etf的策略波动非常大,只是简单解读数据来说,科创50择时投入对于最终的赢率非常重要,而纳指更适合省心的无脑定投,比如下图就可以看出来它们的差距

当然还有其他有趣的一些点,比如红利510880整体的表现稳如老狗,收益率为8.9%,TWRR值也为9.5%,属于养老的定投课代表。
以前的文章我提到过我的组合,组合呈现较为分散,各行业都有,可谓是雨露均沾,但是!我通过数据做了一次回测,如果按照上图的组合,总益率为29.53%,而如果将组合精简为沪深300+科创50+标普+纳指总收益率则为34.5%,整整提高了5%。

所以,有些时候数据能够客观的去排除掉投资过程中的臆想,也能更客观的提供参考。
“硬拉”ETF
有个叫做Peter levels的人在推上发了一个帖子,他说他做了一只“硬拉”ETF,只投资那些CEO喜欢撸铁或从事格斗运动(不仅仅是有氧运动)的公司的股票,结果呢,过去四年跑赢标普500两倍多。
果然CEO好才是公司好,公司好才是大家好。

心率变异性HRV指标

现在大多数的手表手环都提供了HRV指标,认识这个指标对于理解身体、心理以及健康都非常重要,我最近看见了一个公众号的文章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c3jg3rAUQEmUGBqRS4NG_g),觉得挺有趣的,然后自己就稍微结合了一些资料、自己的理解以及AI。
HRV指的是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变化,不是一个具体的值,而是一组值算出来的均值(简单理解就行),所以在测量软件中常常得到的是一个平均值,因为心跳的加快和降低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控制,其中交感神经增强,则会加快心跳,副交感神经增强,则会心跳减缓。
所以可以理解为是交感神经为油门,副交感神经为刹车,这两者总是交替进行,没有好坏之分,就相当于你在路上,一直踩刹车,车就会一直不动,而一直踩油门,不踩刹车就会出现安全事故的道理。
那么当HRV降低,可以理解为一段时间内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变化小,所以HRV得到值就会越小,那么可能存在异常的兴奋、心跳加快等情况,交感神经正在增强。可以试想一下,本来你的心跳时间间隔一会是1秒,一会是2秒,一会又是1.5秒,得到平均是1.5,突然你心跳加快,变成了0.7、0.8、0.6,那么得到的平均就是0.7,但是实际上计算比这个复杂,只是用来更好地理解所以这样来表示。
HRV增高,可以理解为一段时间内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变化较大,所以得到的HRV就越高,说明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变长,如果增高的目标范围是个人的平均范围,说明是一次HRV恢复,HRV正在趋于正常,副交感神经系统正在增强。
这里的个人平均范围,而不是某个具体的范围,是因为每个人的HRV正常范围是不同的,这也就是为什么各手表、手环会让你戴7天左右才有HRV,是因为需要测量每个人的HRV来锚定一个正常的区间范围。
而HRV突然短时间增高的值超过了个人的平均范围,那么需要注意,有可能会存在潜在的心率问题或者极度疲劳后的代偿,因为在经历了一次极其艰苦的训练或者巨大的生理压力后,身体可能存在“过度反应”,导致副交感神经极其活跃,会试图强制身体进入深度恢复状态。
但是HRV缓慢增高,则可能代表的是你一段时间内两次心跳之间的时间越来越大,代表HRV的变化空间更大,其HRV可调节的范围也越大,也可以侧面证明心脏能力正在增加。
投资记录
从2025年4月重新开始,我将该计划称为“极光计划”,预计通过储蓄和投资达到200万,然后每年争取在7-10%的收益率,这个收益并不代表年年都在范围内,而是看整个投资周期的收益,所以别杠。
从这一期开始,我不再以储蓄资金为目的,而是更多采用投资记录的角度出发,实证我在每个月15号之前进行更新,主要记录上个月的情况,截至目前收益率为4.3%(从后续开始我不再以第一次更新文章的时间开始,而是直接用账户总盈利)。
同时本月没有进行额外的增持,因为最近的时间A股整体热度过于太高,我目前持有观望态度,同时下月可能会对组合进行调整,主要是精简组合。
